贝斯特全球最奢华网页(中国)有限公司

李国英: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时间:2022-10-12  来源:中国水利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资源格局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南水北调作为破解我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问题的重大水利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始终高度重视。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亲自擘画、亲自部署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如今,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已正式开工。为更好理解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全面了解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

中国水利: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请问一年多来水利部围绕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国英: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南水北调工作,先后多次视察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的总体要求,全面部署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重点任务,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会同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扎实做好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水利部党组印发实施学习贯彻方案,通过部党组会、部务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部长专题办公会等多种形式,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成立水利部党组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深学细悟、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细化明确44项工作任务,逐项制定落实方案,不折不扣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

  二是充分发挥东中线一期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河湖长制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管理保护机制。东、中线一期工程连续安全运行7年多来,截至目前,已累计调水超过565亿m3,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特别是中线水已成为北京、天津城区的主力水源,北京城区供水70%以上为中线水,天津城区全部靠中线供水。利用中线一期工程和东线一期北延工程实施生态补水,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条件,促进了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受水区水资源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北京、天津等城市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永定河、滹沱河、大清河、潮白河等多年断流河道实现全线贯通,白洋淀重现生机,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贯通。

  三是推动构建中线工程风险防御体系。守牢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三个安全”底线,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作为防汛主要目标之一,加强洪水灾害防御,保障了工程安全和供水安全。2021年汛后迅速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及时修复水毁工程,涉及2022年度汛安全的21项,已于2022年6月15日前按期全部完成主体施工。科学制定中线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大纲,深入分析、科学评估新形势下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建立台账,清单管理,分类整改,狠抓进度,加快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完成12项专项评估中间成果技术评审,2022年年底前将完成全部评估工作。

  四是组织开展重大专题研究。牵头完成了黄淮海流域节水潜力评价和需水预测、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和关键技术、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条件的中长期影响、重点流域区域合理生态需水量、南水北调重要受水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营体制等重大专题研究工作,基本摸清了未来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供需变化和缺水情况,科学研判了气候变化条件下黄淮海流域中长期水资源演变趋势,优化完善了工程功能定位、线路布局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为后续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是深化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准确把握东、中、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推进后续工程建设。优化东中线工程总体布局,全面检视和修改完善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等建设方案。经过前期深入研究论证,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引江补汉工程已于2022年7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开展《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和东线、西线后续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中国水利:

  引江补汉工程已经开工,请问如何理解和认识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目前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还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

李国英:

  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正式拉开帷幕,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完善我国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补源”工程,从需求侧看,近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进,北方受水区对中线北调水量需求进一步增长;从供给侧看,中线工程成为沿线受水区城市主力水源,供水地位由“辅”变“主”,而水源区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工程供水稳定性成为影响北方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提高受水区供水保证率,对保障北京、天津等沿线重要城市供水安全和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我们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作用。

  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看。黄淮海流域是多项重大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也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河道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缓解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大基础设施,必须继续科学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完善长江流域向北方战略性输水通道,完善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从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看。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要求,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必须继续科学推进实施后续工程,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实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均对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作出安排部署,将水利作为突出重点。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发挥重大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等重要作用,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水利力量。

中国水利:

  下一步关于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有何考虑和计划?

李国英: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是国之大事、国之重器。水利部将以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引江补汉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历史极端负责的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加快推进主体工程全面建设,尽早发挥工程效益。树立“千年大计、质量第一”意识,指导参建各方精心组织施工,强化质量和安全控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努力把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二是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深入分析致险要素、承险要素、防险要素,建立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落实落细工程常态化检查监测和维修养护措施,确保2022年年底前完成中线工程防洪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水源区和工程沿线水质保护,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强化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影响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是进一步提升东中线一期工程效益。优化水量配置和调度,最大限度满足沿线受水区合理用水需求,发挥“四条生命线”作用。东线一期工程制定水量消纳方案,明确水量消纳的任务措施和时间表,扩大北延供水范围和规模,置换农业超采地下水,增加大运河、白洋淀等河湖生态用水。中线一期工程优化丹江口水库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总干渠加大流量输水试验方案,提高总干渠利用效率。

  四是加快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东线后续工程要发挥水源充足、调蓄能力强、可利用现有河湖渠道等优势,在解决沿线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和生态供水,深化东线二期工程可研论证,完善技术方案,适时开工建设。中线后续工程要发挥水质优良、覆盖范围广、可自流输水等优势,重点解决沿线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问题,置换被挤占的生态和农业用水。抓紧推进中线防洪安全保障工程、调蓄工程建设。西线工程要重点研究发挥调水入黄河上游、覆盖面广等优势,重点保障黄河上中游地区用水需求,推进西线工程规划。

  五是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建管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完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建设、运营、价格、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多水源筹集调度实际,实事求是统筹制定差别化水价,修订相关政策规定,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统筹工程规模、水量分配、管理体制等因素,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保障后续工程资金需求。

  六是建设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编制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案,建立覆盖水资源来源区、主要用水对象、水量调控工程、重点河道河段、重要水文大断面、主要分水口门等引调水工程重要节点的数字化场景,融合水资源调配、工程调度等水利专业模型,整合水资源总量、用水权分配、取用水量、省界断面监测以及经济社会等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工程,提升南水北调工程调配运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水利:

  2022年以来,包括引江补汉在内的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请问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李国英:

  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旱情,大旱之年凸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

  一是做好国家水网顶层设计。明确全国及重点区域水网建设布局,切实谋划和实施好国家骨干网、区域水网和省级、市级、县级水网建设任务,提升各级水网协同建设水平。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

  二是构建国家水网之“纲”。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准确把握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抓紧做好后续工程规划设计,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优化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增强流域间、区域间水资源调配能力。

  三是织密国家水网之“目”。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统筹考虑需求与可能,加快构建配套衔接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形成区域水网和省市县水网体系,提升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四是打牢国家水网之“结”。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功能,加快推进列入流域及区域规划、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控制性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五是同步建设数字孪生水网。始终把握“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对物理水网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网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国家水网调控运行管理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

  六是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用足用好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指导督促规范项目法人组建,完善项目建设管理监管机制,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深化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实施流域主要涉水工程联合统一调度,提高调度运行水平。建立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完善运行管护机制,推动工程运行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